平博体育网址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八闽动态

“零停顿”救治卒中患者

来源:健康报 发布时间 : 2025-08-13 09:01

  □特约记者 林童 通讯员 欧阳璋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在急诊打造卒中救治“零停顿”模式,通过机制、空间、技术三重创新,最大限度缩短“检查—诊断—治疗”时间。得益于这一模式,卒中患者王大爷近日获救。

  当天,家住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的王大爷起床后突感左侧肢体无力、步态不稳,家人起初未重视。5个多小时后,王大爷症状急剧恶化,言语不清、无法站立,被紧急送至福医大协和医院急救中心。

  当时,王大爷已错过静脉溶栓的黄金时间窗。危急时刻,急诊科分诊台护士判断王大爷卒中概率较大,一键启动卒中救治“零停顿”模式。与传统流程不同,“零停顿”模式采用“脑血管病专科医生﹢介入专家团队﹢术后重症监护病房”联动机制。急诊科分诊台护士无须通过普通急诊科医生中转,直接联系脑血管病科专科医生进行首诊。脑血管病科专科医生迅速到场,完成了王大爷的术前评估。

  借助人工智能(AI)多模式CT评估系统,王大爷接受了头颅CT扫描。很快,AI系统便输出大脑灌注的初步评估结果,并用不同色彩标注:红色代表不可挽救的缺血坏死脑组织,绿色代表可挽救的缺血后损伤脑组织。结合CT薄层及血管扫描结果,AI系统精准判定王大爷脑血栓的长度、位置——闭塞的病变血管为右侧大脑中动脉。

  随后,在“急诊救治室—急诊手术室”一体化机制下,王大爷被直接从急诊科救治室推送至急诊科内的介入导管室,直线距离不足10米,实现“进门即入手术室”。介入导管室内安装的数字全景远程指导系统实时播放手术全过程,术中遇到特殊、复杂情况时,医生能同步连线多学科专家获取线上会诊指导。

  在多学科团队协作下,脑血管病科介入团队仅用半个小时就为王大爷完成了颅内机械取栓手术。数小时后,王大爷四肢已能活动自如。3天后,他的语言功能恢复如常。

  “‘零停顿’模式是卒中防治流程的前哨,是争分夺秒的生命赛道,更是医院综合救治能力的集中体现。”福医大协和医院党委书记陈良万表示,医院将全力优化“时间窗内百分百救治”的卒中急救体系,为守护群众脑健康筑牢防线。

附件下载: